长城网·学习实践
孟村:多措并举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
来源: 长城网  
2024-11-29 15:41:3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吴浩)2024年以来,孟村回族自治县围绕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着力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舆情预判、分析和处置能力,坚决构筑起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屏障,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理论学习,夯实信仰之基。印发相关文件,对全县56个党委(党组)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巡听旁听,积极推进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规范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40次;在组建县委宣讲团、县委“走基层”宣讲团的同时,结合自治县实际,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通过实例讲政策、故事讲团结,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打造“理进万家 声动沧州”——孟响理堂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宣讲队伍专业化、宣讲内容精品化、宣讲活动经常化。截至目前,组织各类宣讲活动300余场次。

  压实主体责任,固化责任之本。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巡察和年度考核内容,定期研究并作出部署,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与县委、政府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同频共振;健全舆情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指导各地建立覆盖到乡镇一级的网络舆情信息引导处置机制,梳理敏感时间节点舆情管控台账,将舆情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树立“大护苗”工作理念,开展“青春护航·百场宣讲”送法进校园等“护苗”系列活动40余次,发放绿书签500余张,营造了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抓住宣传重点,引导正向舆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传报道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开设“移风易俗”“‘双争’进行时”“建设和美乡村 助力全面振兴”等专题专栏;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好“家乡行”等活动,真正让“家乡行”加深“家乡情”;有序组织“童心明德”“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活动,聚焦“大主题”,突出“小切口”,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用生动故事坚定信仰、凝聚力量,用伟大精神鼓舞士气、砥砺奋进。 

  推进社会文明,筑牢思想防线。今年以来,开展“双争”有我系列活动200余场次,在全市“‘双争’有我· 咱村的那些事”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暨“双争”活动擂台赛中荣获三等奖;全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作用,全县126个村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和《红白理事会章程》细化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家风公益讲座”“家庭教育研讨会”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20余次;深化拓展“孟村道德模范”宣传评选活动,今年以来评选表彰“身边好人”“文明市民”105人,同比增长1.5倍,在全县掀起尊崇道德模范、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

  繁荣文化产业,深化思想引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非遗传承、民俗展演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30余场次;积极融入沧州市“中国工笔画之城”建设,举行“沧州市文艺创作基地”暨工笔画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工笔画小镇授牌仪式,打造具有孟村特色的工笔画文化事业;统筹做好版权登记工作,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3600件的既定任务;及时启动文物普查工作,组建文物普查队伍,截至目前,已实地复查文物点63处,完成率71%,预计2024年底全面完成实地复查任务。

关键词
意识,社会
责任编辑:张健
TOP